最近看到的一些電影和書,又讓我重新思考了性暴力。
在念博班前,我曾在一間「家暴/性侵中心」擔任一年的專線諮商師義工。在擔任義工前要先接受100個小時關於家暴與性暴力的相關課程,然後每個禮拜大概會有一、兩個晚上,在睡覺時我要把手機調到最大聲放在身邊,然後在半夜電話響起時驚醒跳下床,抱著非常緊張的心情接起電話。接起電話的那一刻還不是最緊張的,因為電話那頭的聲音是來自這個區域community hotline的接線員,接線員會跟我說:「我這裡有一通電話要找家暴/性侵中心的諮商師,妳準備好要接電話了嗎?」然後把電話轉給我。
在轉電話的那幾秒鐘,我腦中總是閃過很多念頭──這個人會是誰?她/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現在安全嗎?我等一下要說什麼?我能夠幫到忙嗎?我不知道要怎麼回應時怎麼辦?…
通常不是緊急事件的電話都會在11點前打來,可能是詢問資源、需要找庇護所、或是想找人講發生的事情…等等。而通常半夜或是凌晨打來的電話就會是有警察介入──像是警察打電話來告知有位婦女要申請緊急保護令、或是警局打來說有人被性侵現在在醫院,要我到醫院急診室去。
每一通被我接起來的電話,我都非常尊敬電話那頭的那一個人的勇氣。我知道要說出這些事情很不容易,我也感到非常榮幸我有這個機會聆聽他們發生的事情。記得剛開始接專線時有一天晚上接到一位女性打來的電話,那通電話她整整快講了一個小時(通常專線電話都不會講太久,大概10-15分鐘),然後結束時,她跟我說她非常感激我的幫忙。但其實那一個小時的電話中都是她在講話,我講的話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是聽她講。她只是需要有個人聽她講話。
另一個晚上,在凌晨三點我接到警察打來的電話,說有一位被性侵的大學生現在在醫院急診室,要請家暴中心的諮商師過去 (這是我念書這個地區處理性侵的流程,受害者抵達醫院後,警察與諮商師會來,警察詢問案發事件,護士與醫師驗傷採集證據以及給藥,諮商師提供陪伴與支持)。於是我在黑暗中開車到醫院急診室,這是我第一次到醫院支持性侵受害者,開到醫院的十五分鐘路程中我腦中一直在想──等一下我要說什麼?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怎麼辦?
前兩個禮拜看了電影「狩獵場」(The Hunting Ground),這是一部描述了美國大學校園內發生的各種性侵害案件的紀錄片。故事從兩個女生開始,她們在被強暴(rape)後,本來以為通報後學校會好好處理,但學校回應的方式卻是敷衍、冷漠、不處理、甚至是譴責她們,認為是她們的錯。於是,這兩個女孩從受害者(victim)角色轉變成倖存者(survivor)角色,她們發起校園抗議,到美國各大學與有相同經歷的大學生一起討論,讓更多曾經被性侵、強暴的倖存者願意站出來。(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兩個被強暴的女孩,發起了一場震撼整個美國的社會運動)
當性暴力發生時,受害者常常會認為是自己的錯、覺得愧疚和羞愧、不敢跟別人講,有這些情緒都是很正常的。而如果第一線人員(像是警察、醫護人員、學校人員) 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時,常常會給受害者二度傷害,像是在問問題的過程中用指責的語氣,質疑受害者為什麼反抗不夠激烈、為什麼要喝醉、為什麼穿著暴露…等等,讓受害者更加深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記得這部紀錄片裡的幾位性暴力倖存者都提到:「被強暴是個很糟糕的事件,但是當他們通報學校後,學校對待他們的方式傷害更大。」
「我相信你」、「這不是你的錯」、「妳沒有錯」。我都會這樣和電話中另一頭的人說。那個晚上當我抵達醫院急診室時,我也是這樣和那位被強暴的大學生說,這不是你的錯。
我也了解,對於很多性暴力或是家暴倖存者,她/他的身邊並沒有人願意聽他說話,或是沒有人相信他講的話,或是指控譴責這位倖存者捏造事實。如果妳/你是一位性暴力或是其他種暴力的倖存者,我想告訴你,你沒有錯,這不是你的錯。
所以,我想跟要你分享一個活動。
這是一個我最近看到的一個網路活動,叫做《為你的受傷而讀》。這是由一群關心社會的學生、女性主義者、文字工作者、NGO工作者等所組成的團隊。當你點進《為你的受傷而讀》網站時,你可以選擇用匿名的方式寫下你的故事。不論你是性暴力倖存者,或是受到其他各種形式的暴力或是壓迫與歧視,這是一個空間讓你寫下你的故事。而你的故事,會由這個團隊藉由不同方式像是朗讀、舞台表演、靜態展覽等方式說出來。
如果你曾經經歷過性暴力、家暴、或是其他種形式的暴力,你一點都不孤單。
—
以下轉自活動頁面 (請點入《為你的受傷而讀》活動):
《為你的受傷而讀》–倖存者的自白
你好,我們是《為你的受傷而讀》。我們是由一群關心社會的學生、女性主義者、文字工作者、NGO工作者等所組成的團隊。我們有感於現今社會對於弱勢族群的刻板印象或歧視,導致弱勢族群無法透過平等的訴說自己的故事以達到求助、自我療癒、翻轉刻板印象。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匿名/化名的方式降低受創的弱勢族群講述的門檻,你不再需要因為指出這個社會加諸於你的暴力,而擔心遭到攻擊與歧視。並且我們會依據你的陳述,透過朗讀、舞台表演、靜態展覽等方式,將在社會大眾沒有注意到的角落發生的事情、遭主流價值刻意遺忘的傷害呈現在大眾面前。
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所有企圖以惡劣的、霸凌的、歧視的方式阻止受壓迫者言說、爭取權利(rights)的人,明明白白地知道,受壓迫者,不會因為你們的惡毒而停止捍衛自己生而為人的尊嚴與權利。
更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廣大沉默的、沒有管道、沒有資源、沒有勇氣面對自己與社會之間的連結的受壓迫者,那些想說卻說不出口,想原諒自己卻被社會噤聲的受壓迫者,感到「啊!原來也有人跟我站在一塊,一起面對傷口、面對社會。」的安心。也許傷口還在,但是我們會明白自己不孤單、明白自己可以成為自己。
最終希望透過這個活動,促進社會與受壓迫者的溝通。讓社會知道受壓迫者的不同型態、處境、感受與需求,透過讀出他們的故事,透過展覽的對話,讓彼此更接近彼此,讓彼此更能互相體諒與扶持。
引用通告: About Counseling 文章整理 | About Couns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