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群網站把人連在一起, 我們卻是最孤獨的世代

你感到孤獨嗎?

在我工作的大學諮商中心裡,我常常聽到大學生個案們說「感到孤獨」。但讓我納悶的是,這些個案的社交生活都非常活躍,他們很常去參加派對、加入兄弟姊妹會、幾乎無時無刻都和別人在一起、或是關注彼此的社群網站。但是,他們卻告訴我內心很孤獨,覺得沒有人真正了解自己,怎麼會這樣?

不僅僅是大學生,去年2018年發表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美國人都感到孤獨。雖然沒有台灣的數據,但是我猜想,當孤獨成為了一種流行病,在許多國家應該都是如此。

「孤獨」(Loneliness)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你感覺不被了解、和人之間沒有連結。是否感到孤獨並不是來自於「身邊有沒有人」。你可能很喜歡獨處,但內心一點都不孤獨;你可能交友圈很廣,常常和人聚會,但覺得很孤獨;在戀愛關係中也可能感到孤獨,甚至在這份調查中,大多數感受到孤獨的人,都是那些已經結婚、和別人住在一起的人。

這份研究使用「UCLA孤獨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調查了全美各地不同年齡層總共約兩萬多名受試者。讀這份調查結果時讓我感到很心疼,有將近一半的受試者,勾選了他們「時常」或是「總是」感覺:「沒有人真正了解我」、「和別人的關係沒有意義」、「無法和身邊的人分享我的興趣和想法」,以及感覺到「雖然身邊有人,但這些人並不是真的跟我在一起」。

當然,會感到孤獨是正常的,我們都曾經感到孤獨,就像人生中總可能會遭遇挫折或失敗一樣。但是當有一半的人「時常」或「總是」感到孤獨,這就成為了一個需要被關注議題。研究顯示,「孤獨」這種感受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等同於每天抽15根菸。感到孤獨讓你有更高的機率得到身心疾病、免疫系統出問題、甚至更早死亡。

最年輕的世代,卻成為最孤獨的世代

這份研究還比較了不同世代感受孤獨的差別,包含了「Z世代」(1996年後出生的人,這份研究中18-22歲的受試者)、「千禧世代」(1981-1996年間出生的人)、「X世代」 (1966-1980間出生的人)、「嬰兒潮世代」(1945-1965間出生的人),以及這份調查中年紀在72歲以上,被稱為「最偉大世代」的退休族群。

你可能覺得,老人應該是最孤獨的吧?但這份調查的結果卻相反──最年輕的Z世代是孤獨指數最高的一群,分數第二高的是千禧世代,而那些72歲以上的退休族群,反而最不感到孤獨

也就是說, 最年輕的兩個世代(這份調查中18歲到37歲的受試者),是最孤獨的一群人,而這個年齡層的人,可能就是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社群網站讓人與人之間變得沒有距離,我們無時無刻都可以關注別人的近況、按讚、留言、回覆訊息,但是這些互動,似乎沒有讓人真的變靠近?

在讀這份調查報告時,讓我停頓最久的,是看到這句話:「雖然身邊有人,但我覺得這些人並不是真的跟我在一起」。我想到了諮商室中那些談論在婚姻中感到孤獨的個案,她們說,就算伴侶在身邊,卻覺得和伴侶一點連結都沒有;我想到那些大學生個案,他們有廣大的交友圈,卻覺得沒有歸屬感。在關係中感到孤獨,那樣的孤獨感似乎更劇烈更痛苦。

會不會感到孤獨,並不是取決於你花了多少時間和別人在一起,而是這些關係的品質──和別人在一起時,你願意讓自己脆弱嗎?你願意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嗎?當所有人都在社群網站上展現最完美的一面時,你願意談論自己的不完美嗎?你們之間,有真摯的連結嗎?

當你願意讓自己脆弱,才能真正與人連結

「脆弱」這個詞來自英文 “Vulnerability”, 我開始了解「脆弱」來自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 (Brené Brown)。很多人在聽到「脆弱」這兩個字時可能會想到含有負面意涵的批評,像是「很弱」或「禁不起打擊」之類的。但是“Vulnerability”這個詞其實是指「願意讓自己受傷的能力」──你願不願意脫下平常用來自我防衛的盔甲、摘下那個「一切都很完美」的面具,讓那位真實、不完美的自己出現?

在諮商中,我很常聽到個案們用「高牆」這個比喻來形容他們的感受──好像我的心外有一面牆,讓我沒有辦法真的和人靠近。我都會告訴他們,這道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保衛機制──當你過去曾經遭遇許多傷痛,所以你築起高牆,這樣就不用再接觸痛苦情緒。的確,躲在高牆後很安全,沒有人可以傷害到你;但是當你把自己的心關起來了,你也無法和人建立起真摯的連結

願意讓自己受傷,就是願意走出高牆、拿下面具,讓人看見真實的你。而這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因為當你讓真實的自己出現,就要承擔可能會被批評、會失望、會心碎的痛苦。

許多人因為不想讓自己受傷、不想感受痛苦,所以築起高牆。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只」擋住負面情緒,當我們築起高牆來麻痺負面情緒時,也同時阻擋了開心的情緒──像是喜悅、感激,以及人與人之間真摯的連結。

布芮尼‧布朗在她的書中提到:「願意讓自己脆弱,是所有情緒的根源」。的確,願意讓自己受傷,所以可能會感到痛苦;但也正是因為你願意讓自己受傷,你才能跨出高牆,真正去與人連結。而當人與人間沒有這種真摯的連結,就算你身邊有再多人,還是會感到孤獨。

如果你讀到這裡,發現自己常常覺得很孤獨,也不用太慌張。孤獨感是在傳遞訊息給你,告訴你現在的狀態需要尋求支持與連結,而且,你有辦法做改變。你可以從選一兩位你感到信任的朋友開始,試著在這些朋友面前練習讓自己脆弱、展現不完美的那一面。

而當一個人願意展現脆弱,另一個人也必須能夠好好傾聽。

同理傾聽是個容器,接住對方倒出來的痛楚

「同理傾聽」(Compassionate listening)這個詞來自於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他說:「同理傾聽,就是讓另一個人能夠把心中累積的東西清空」(You listen with only one purpose: to help him or her to empty his heart)。

讀到這句話時,我腦海中浮現一個畫面:你手中穩穩地捧著一個大容器,承接住另一個人清出來的各種情緒。感受痛楚是人生正常的一部分──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逢意外與驟變、經歷失去、心碎、與挫敗,這些情緒可能非常劇烈,壓得你喘不過氣來。但是當有另一個人願意傾聽,讓你把心中的情緒倒出來,那麼這些痛楚就可以不再那麼沉重

我們常常認為幫助人就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所以當另一個人來和你吐露心事時,我們很常落入想辦法、提供主意的模式──告訴對方「該怎麼做」、「你不應該這麼想、應該怎麼想才對」、或是「不應該有這些感覺」。但這些都不是傾聽,而是加諸自己的想法在另一個人身上。

「傾聽」本身就是一個動作,是個我認為非常美麗的動作。你願意穩穩地捧著這個容器,完全接納另一個人內心傾倒出來的東西。此時此刻,你放下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不把自己的意見加諸在別人身上,你讓對方知道:不管你心中有哪些東西都可以倒出來,我都會穩穩地接住。這樣全然的接納──我沒有要改變你,我想和真實的你待在一起──就可以讓另一個人減輕許多痛楚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練習同理傾聽,學習如何穩穩地捧住容器,全然的接納另一個人傾倒出來的痛楚。雖然這些傾倒出來的東西一點都不完美,卻很珍貴,這是人與人之間最深層與真摯的連結。

當這個社會孤獨成為一種流行病、當自殺率越來越高、當鴉片類藥物越來越氾濫,底下的原因,都回歸到人與人間真摯連結的消失。讓自己願意脆弱、練習同理傾聽,我們能夠慢慢地把這些連結找回來。


*留佩萱新書上市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YLNA80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封面300dpi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19/8/29 (8/23開始預購)

 

 

《童年會傷人》

123
出版社: 小樹文化
出版日期: 2017/7/10

讀書共和國:https://goo.gl/aKs1B1

 

 

 


參考資料:

  1. Compassionate Listening
  2. Many Americans Report Feeling Lonely, Younger Generations More So
  3. Americans Are A Lonely Lot, And Young People Bear The Heaviest Burden
  4. Cigna U.S. Loneliness Index
  5. Can You Die From Loneliness?
  6. The Loneliness Epidemic: Solving the Unspoken Mental Health Crisis
  7. Brené Brown: 脆弱的力量演講

當社群網站把人連在一起, 我們卻是最孤獨的世代 有 “ 4 則留言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