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佩萱新書《尋找復原力》: 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Hello About Counseling部落格的讀者們:

我的新書《尋找復原力》即將在台灣上市囉 (今天11/24可以開始網路上預購,11/27就可以在書店買到了)!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啟發我寫一本關於於「復原力」的書。

人生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會不斷改變」。就算沒有疫情,我們的生命都會充滿變故、失去、心碎、痛苦、與失敗。「復原力」(Resilience)是指一個人從逆境中彈回的能力,也就是當我們經歷人生變故與挫敗時,如何去面對、以及從中學習的能力。

擁有復原力並不是指遭遇挫敗時不會感到痛苦,相反地,復原力來自於你願意讓自己去感受情緒、去面對痛苦;來自於你能夠走入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的聲音,正視自己的恐懼,用不一樣的方式解讀失敗;來自你願意讓自己脆弱,和真實的自己連結,也與他人建立真摯的連結。然後從每一次痛苦經驗中學習,把這些痛苦經歷化為養分,讓自己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研究顯示,復原力程度並不是天生就註定的,而是可以藉由後天培養的。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幫助自己培養復原力。而復原力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只要你願意往內心走進去。

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的復原力。

◎購買《尋找復原力》(11/24開始預購,11/27上市)

博客來:http://bit.ly/2INcNGi
誠品:https://bit.ly/3g19APK
金石堂:http://bit.ly/2UHJJ5v  


以下摘自 《尋找復原力》前言

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開始動筆寫這本書時,是二○二○年的六月,六月是台灣的畢業季,這是個充滿興奮,又讓人焦慮茫然的季節。一群新鮮人離開校園,進入社會,腦海中有個對於人生的美好想像,期待生命接下來照著自己所規劃的展開。

但可惜人生並不是這樣。學校沒有教我們的,是你會失敗、會心碎、會失望、會面對失去與疾病、會有許多不確定性、事情不會照著你的計劃、人生許多事情你無法掌控,很多時候突然發生的事件,會瞬間把你的世界翻轉或擊碎。而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來自於你選擇如何回應這些事件,以及你從中學習成長了什麼。

二○二○年爆發的新冠狀病毒疫情,讓我們許多人的世界都被翻轉了。

六月時,我看到了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博士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畢業典禮致詞影片。因為疫情,這是一場線上的畢業典禮,布朗教授在螢幕前穿著畢業袍,對著畢業生說話,而她的主題是:不要害怕跌倒

布朗教授提到,人生不會照著你的規劃和預期的時間軸進展,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Get back up, begin again)的能力。也就是在每一次失敗、人生不如預期時,你能夠起身,重新開始。

布朗教授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學者和作家,她出版了非常多本暢銷書,這些書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她的TED演講「脆弱的力量」則是有史以來點閱率最高的演講之一。

如今看似非常成功的布朗教授,則是在這段畢業致詞中,非常真摯地分享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斷跌倒的經歷。她在高中畢業時,準備進入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就讀,但她沒預期到的是家裡發生了一些變故,讓她脫離本來計劃好的軌道。當時離開校園的她做過各種工作,像是居家清潔工、餐廳服務生、酒保,也在電信公司工作許久……,當她決定重回大學時,因為之前的成績太低,需要先到社區大學修課做補救教學。讀完博士班後,她寫了一本書,但投稿時到處碰壁,沒有出版社願意幫她出版。

這些經歷似乎不是一般大家眼中「成功順遂」的道路。布朗教授說,這就是她的人生旋律──跌倒,站起來,重新開始。

你的人生道路也有你自己的旋律,不管是走得通順或跌倒,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我猜想,許多人在二○二○年都在人生道路上跌了一跤,有些人摔得較輕,有些人摔得十分慘烈。一場世界大流行來得又快又劇烈,你可能突然間失去工作、失去你辛苦打造的公司或企業、失去健康、失去摯愛的親友、失去過往的自我認同、失去本來的人生規劃、失去以前的正常生活、失去對未來的想像、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我們從本來行走的人生道路上摔了下來,然後呢,現在該怎麼辦?

復原力,就是「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身為一位心理諮商師,我在諮商室中聽到許多創傷、失去與各種掙扎,但是,同樣從這些個案身上,我看到非常強大的韌性──他們每一位都在人生道路中摔跌,但是都繼續往前走著,這樣的韌性總是讓我非常感動。

這次的疫情,更讓我對於人類所展現的韌性感到無比欽佩。疫情帶來劇烈衝擊,但世界上許多人還是繼續努力地生活,在紛亂、失敗、心碎、痛楚當中,繼續度過每一天。

也因為被如此美麗的韌性與生命力所感動,我決定開始寫這本書。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在經歷失敗後好像人生就卡住了,而有些人卻可以繼續前進?心理學家定義的「復原力」(Resilience),是指一個人從逆境中彈回的能力。復原力,也就是布朗教授在畢業致詞中提到的: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當然,每個人現在的復原力程度來自於過去的成長經歷和資源,但好消息是,復原力並不是天生註定的,而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就是說,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幫助自己建立復原力。

布朗教授說,能夠「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的祕訣,就是「脆弱」(Vulnerability)。許多人在聽到「脆弱」兩個字時,會聯想到「軟弱」、「不夠堅強」等負面含意,但研究上,脆弱的定義是:不確定性、承擔風險,以及面對情緒。當一個人願意讓自己脆弱,表示在不知道結果會如何的情況下,他願意去做、去嘗試、去表達內心的情感,以及去面對可能產生的各種情緒

這樣說來,「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的確是一件讓人脆弱的事情,因為當你爬起來,重新開始,就表示你可能會再跌落,要再度經歷失敗所帶來的痛苦。

一個人有多勇敢,來自於他多麼願意讓自己脆弱。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是一件脆弱的事、是一件非常有勇氣的事情。

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建立復原力的好機會

人生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會不斷改變」。就算沒有疫情,我們的生命都會充滿變故、失去、心碎、痛苦、與失敗。我們能夠掌握的,是當這些事件發生時,自己要如何回應。

有復原力並不表示跌落時不會感到痛楚、崩解、失望;相反地,有復原力表示你願意讓自己去感受情緒,從每一次痛苦的跌跤經驗中去探索學到了什麼,然後帶著這些新知識和體會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要建立復原力,並不是要你做什麼英勇的行為,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情──來自你如何處理情緒、面對想法、調節身體狀態;來自你能夠走入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的聲音,正視自己的恐懼;來自你願意讓自己脆弱,和真實的自己連結,也與他人建立真摯的連結。

二○二○年,疫情讓這個世界充滿了失去與心碎,但我也看到,這個世界充滿了復原力。

每一次的人生跌跤,都是建立復原力的好機會,這也是我想寫這本書的目的──幫助你從每一次的挫敗中學習與成長,建立更高的復原力。

不管你現在站在哪裡、跌落在哪裡,我們就從那裡開始吧!

留佩萱新書《尋找復原力》: 站起來,再一次重新開始 有 “ 1 則留言 ”

  1. 引用通告: 《尋找復原力》|居然又過一年了!比起新年目標,先接住低潮的自己或許更重要:為什麼要培養心理復原力? - 未知邊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