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Back, Soft Front──擁有堅定內在,才能溫柔對待

這篇文章非常的長,因為希望這些文字可以在一起,所以沒有拆成兩篇文章。邀請大家慢慢閱讀、適時暫停休息、思考,也邀請你在閱讀時一邊覺察自己有哪些反應和情緒。

2020年11月3日禮拜二,美國選舉那天,下課前我播放了一個影片,跟學生說:「這個影片帶給我很多平靜,希望也帶給你們一些平靜,在今晚和接下來幾天,好好照顧自己。」課堂結束後我關掉Zoom會議,現在是傍晚六點半,我坐在電腦前,想著,下一步我要做什麼?

我心中有兩個選項,第一個是打開選舉網頁看開票進度,第二個是立刻關上電腦、不碰任何電子產品,去泡杯熱飲閱讀自己喜歡的書。因為美國疫情嚴重,許多人用郵寄投票,我知道今天晚上不可能會有結果,現在打開開票網頁,只會讓我整晚焦慮,如果選第二項,至少可以有個平靜的夜晚。

理性腦告訴我「關掉電腦吧!」,但下一刻我就打開了開票網頁──果然,從那一刻起,就如同我預期,我就像是坐上了雲霄飛車,整個晚上陷入焦慮、恐慌、凍結癱瘓狀態,晚上睡覺時不斷驚醒,每次醒來時告訴自己「不─要─拿─手─機」,但接著我就會伸手去拿手機,打開開票網頁。禮拜三早上起床時,我立刻傳簡訊給好友:「我整晚都無法睡!」她立刻回傳:「我也是,根本就沒睡覺!」這趟雲霄飛車旅程一路到了禮拜六,結果出爐後,才暫緩下來。

當我和周遭的人分享經歷時,發現原來大家都一樣,我們一起坐了好幾天的情緒雲霄飛車。禮拜六選舉結果確定時,許多人都哭了──我現在的同事、朋友、念博班時的教授和督導,好幾個人跟我分享,結果宣布時,他們坐在電視前掉淚、擁抱,一位教授跟我說:「我跟伴侶那天一直坐在電視前,哭了一整天。」

那個眼淚是感動,是累積了四年來的情緒終於釋放──這個充滿創傷的四年,終於可以結束了。

當一個國家領導者只剩下防衛機制

過去這四年來,這個國家充滿創傷。治療成癮行為與創傷的專家蓋伯‧馬特(Gabor Maté)醫師在今年四月一場談論疫情的演講中說:「美國是一個非常受創的國家,才會選出川普這麼受創的人當總統。」

這句話我一直放在心裡,當時我對於川普的成長過程並不熟悉,直到最近,一位以前的教授推薦我讀川普的姪女瑪莉‧川普(Mary Trump)博士所寫的書《永不滿足:我的家族如何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危險的人》,我才開始理解他的原生家庭多麼充滿創傷。

瑪莉‧川普博士是一位臨床心理師,這本書她藉由訪談家族人士、文獻紀載,寫出了川普家族的故事,並加入臨床心理師的角度解釋分析。讀這本書時我需要一直暫停下來休息,因為內容實在令人太不舒服了。川普的父親(Fred Trump)教育孩子的價值觀是:賺錢和成就最重要,你可以不擇手段、不斷說謊來得到你要的東西,別人的權益不重要、你不需要同理或考慮別人,以及,任何展現脆弱、情緒、或失敗都是非常可恥的。

這本書讓我理解這位領導者這四年來的種種霸凌行為──他貶低嘲諷女性(像是說對女性可以 “grab them by pussy”)、在福特教授出庭作證被大法官卡瓦諾性侵後,他在一個公開集會場合模仿福特教授嘲笑她;他鼓吹種族歧視行徑、助長白人至上主義;他攻擊想趕走移民、公開嘲笑身心障礙者、嘲諷在戰爭中死亡的軍人都是 loser;他強制拆散美墨邊境移民兒童和他們的父母,許多年幼的兒童突然間失去父母、造成劇烈創傷…(更多川普政權行徑請閱讀參考資料)。以一個創傷知情角度,我理解這些行為都是防衛機制──他不斷怪罪人、說謊、不擇手段達到他要的東西、認為自己極度特別不需要按照規則…,他就是一位極度受創的小男孩、無法去碰觸內心痛苦和脆弱,才建立如此深厚的防衛機制。

一部分的我對於川普的經歷有著同理心,而另一部分的我充滿憤怒,因為他的行徑讓太多人受創、死亡、每天生活在恐懼當中。光是2020年的疫情,因為他不採信科學家的建議、嘲諷戴口罩、在政府頒布居家令時鼓吹支持者出來抗議…這些行為讓美國錯失疫情剛爆發時的重要防疫階段,以至於疫情持續失控,至今超過一千六百萬人感染、30萬人死亡,而這些消逝的生命,有許多是可以預防的。

這些憤怒在我心中累積許久,最近很常冒出來。

你是不是也陷入「共同敵人親密感」中?

選舉期間我觀察到,當和意見不同的人談話時,我的憤怒很快會冒出來,進入攻擊防衛模式──我會很快區分「我們」和「他們」,然後我只想跟「我們」待在一起,批評攻擊「他們」。

我想到了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 (Brené Brown)博士在書中寫到的「共同敵人親密感」(Common Enemy Intimacy),她解釋:當「我們」一起批評「他們」時,會讓「我們」之間覺得很親密和歸屬。但這樣建立起來的歸屬感是假象,因為「我們」之間並沒有真正的連結。這種連結假象只來自於:你是屬於「我們」,還是「他們」?

這樣的「共同敵人親密感」大家或許都不陌生,每當選舉到來、或是面對社會抗爭時,我們很容易用「支持或反對」來區分你是「我們」還是「他們」。有時候或許你根本搞不清楚議題,但因為「共同敵人親密感」讓人覺得有歸屬、因為身邊的人都支持,所以你也立刻跟著一起支持或反對。

選舉期間我意識到自己偶爾也會掉入「共同敵人親密感」中,沉浸在「攻擊對方」的心態。直到選舉日隔天,布朗教授在Podcast中談論“Strong Back, Soft Front”,才讓我停下來,好好反思。

“Strong Back, Soft Front”這個詞來自於禪師喬安‧荷里法斯 (Roshi Joan Halifax),直接翻成中文就是「強壯的後背,柔軟的前方」,荷里法斯說:「許多我們號稱的『力量』其實是來自於恐懼、不是來自於愛。因為沒有強壯的『脊柱』,所以許多人帶著盾牌與武器在攻擊人,想要遮掩背後的缺乏自信。而如果我們能夠有個強健穩固的脊柱,那麼就可以用柔軟來面對人。」

我思考著這句話,我意識到選舉這段期間我無法柔軟待人,而是穿著厚厚的盔甲,防衛與攻擊。

其他人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帶著盾牌與武器,不斷防衛與攻擊?

我們都吸入了種族歧視劇毒

到美國念書前,我無法理解種族歧視是什麼感覺,剛念書的前幾年因為對議題不了解,也無法「看見」,直到近幾年來,我才真正看見,原來這個國家的種族歧視根深蒂固,而且攸關生命。

美國知名作家格萊農‧杜爾尼 (Glennon Doyle)在她的著作 “Untamed”中寫著,美國並不是分成「有種族歧視」和「沒有種族歧視」兩種人,而是分成三種人:1. 吸進種族歧視毒氣,現在繼續加害別人的人;2. 意識到自己吸進種族歧視毒氣,在努力排毒的人;3. 吸進種族歧視毒氣,但是沒有自覺、否認自己中毒的人

我們所有人都中了「種族歧視」這個劇毒,因為我們在一個「白人至上主義」世界中成長,成長過程中我們被迫吸進了許多偏見與歧視毒氣──黑人是危險的、暴力的、貧困的,這些毒氣成為我們的內隱偏見,就算大腦不知覺,身體和行為都會呈現出來

當我們不去覺察和檢視內心的內隱偏見,就可能傷害到人──你可能說出充滿偏見的言論、路上看到黑人就覺得有危險、或因為膚色而假設對方的職業…等等,以及更嚴重的,讓人失去性命。

譬如這幾年就發生非常多起黑人無故被射殺的新聞──他們可能是在自己的院子裡,就被當成闖入者被警察射殺身亡;他們可能是走出商店,就被警察認為是偷竊者攔截勒喉身亡;他們可能只是在開車,被攔下來後就被射殺;他們可能只是走在街道上、在慢跑、在自己家裡…,當偏見和歧視沒有好好被檢視,就會造成生命死亡。

光是寫下這些句子,我就感受到全身沉重,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我感到心痛與震驚:「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太誇張了!」但是接著,我可以忘掉這個新聞、繼續過生活。但對許多美國黑人來說,這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每天擔心伴侶或家人出門,能不能平安回家;他們不敢讓年輕的兒子開車,怕萬一被警察攔下來後會不會被射殺身亡;在美國黑人父母需要教導孩子,在警察接近你時、開車被攔下來時,你的手應該要放哪裡、要怎麼回應,不然,你可能會失去性命。

過去四年來,因為國家領導者鼓吹種族歧視的行徑,讓這個社會的 “hate crime” (因為歧視造成的犯罪)不斷增加,許多人因為種族膚色、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而被傷害、謀殺、活在恐懼中。我無法想像每天擔憂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安危是什麼感覺,但我猜想,這樣的生活一定很恐懼痛苦,而這麼多人累積了四年如此劇烈的恐懼。

難怪,在周六選舉結果出爐後,許多人哭了。那天,我看到CNN評論員泛‧瓊斯 (Van Jones),一位黑人男性,在新聞播報中哭了。他說:接下來,當個家長比較容易了。

系統性種族歧視,沒有人是局外人

2020年疫情爆發後,川普怪罪這是 “China Virus”(而不是真正執行防疫措施),讓許多人把疫情怪罪在臉孔看起來是亞裔的人身上──許多亞裔因此遭受攻擊、被謀殺、因為戴口罩遭受羞辱歧視(美國的文化是不戴口罩的)。記得三月疫情剛爆發時,我不敢戴口罩,走在路上怕遭受攻擊。我意識到,原來憂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是這種感覺,原來,美國黑人早已承擔比這更劇烈的恐懼和創傷好幾百年。

看到許多亞裔被攻擊謀殺,讓我覺得心痛和恐懼,也讓我更能夠和美國黑人的痛苦連結──我們都是這個社會「系統性種族歧視」(Systemic Racism)下的受害者,我們更需要站在一起、更需要支持 “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讓這個社會重視和處理系統性種族歧視議題

不管是什麼種族膚色,沒有任何一個人該遭受這樣的待遇,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重要寶貴的、每個人都應該要能夠安心地活著。但令人痛心的是,長久以來的美國,並沒有把每一個生命都當作是寶貴的來對待。你的種族、膚色、性別、性侵向、說的語言、是否有原住民血統…等等,都決定了你會如何被對待、生命是否安全。

身為BIPOC(Black, Indigenous and people of color,美國現在用來指有色人種的用詞),這幾年來我開始逐漸了解我的膚色和種族,在這個國家代表什麼意思。我開始去看見這個社會的系統性歧視、和根深蒂固的社會不公義。剛來到美國時,我認為種族歧視不關我的事,但現在理解到,我不是局外人,沒有人是局外人,這些不公義的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

而這些理解,帶來許多恐懼和無助感。

要面對這些痛苦和恐懼很不容易,所以我也看到,許多人會選擇和壓迫者站在一起、攻擊或歧視其他BIPOC群族。我可以理解,選擇和「主流」站在一起會讓自己覺得比較有力量,可以讓我們覺得「都是他們的錯、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這樣的否認狀態是重要的生存模式,不然,如果真的意識到「我可能會無故身亡」,每天攜帶這樣劇烈的恐懼,要怎麼過生活?

但是,當我們無法面對內心的恐懼和痛苦時,就可能把這些情緒轉為攻擊和傷害其他人。就如同布朗教授在一個影片中所說的:攻擊責備人,就是把自己的痛苦和不舒服「嘔吐」在別人身上

於是,我慢慢理解禪師荷里法斯所說的:「許多我們號稱的『力量』其實是來自於恐懼、不是來自於愛。」攻擊、責備人、防衛,這些看似「有力量」的行為,其實都是來自恐懼。唯有當我們能夠好好去面對內心痛苦,建立堅定的內在,我們才能夠溫柔待人

能夠「獨自站穩」的勇氣

因為覺察到選舉期間自己的狀態,我重新拿起了布朗教授的著作 “Braving the Wilderness”閱讀,她在書中寫著,真正的歸屬感(True Belonging)是我們能夠「歸屬於自己」──不管周遭的人同意或反對你,你都能夠穩穩踩在自己想踩的地上,堅守符合自己價值的東西。

這就是「獨自站穩的勇氣」(The Courage to Stand Alone)

我了解到,和不同觀點的人對話時,我不一定要攻擊或防衛、也不一定要說服對方,我可以傾聽和理解就好。如果我今天內在有堅定的信念,我知道我的觀點和價值觀,那麼我就可以穩穩地站著,不管對方同意或反對、甚至是批評我,我都可以溫柔待人。

我的憤怒不需要拿來攻擊人,因為攻擊與羞辱人永遠都不會促進社會正義、無法造成改變。就如同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博士所說:「黑暗無法驅逐黑暗,唯有光才可以。仇恨無法消除仇恨,唯有『愛』才可以。」

或許這個社會如此分裂,因為我們都失去了跟自己的連結、失去了堅定的內在。

極度受創的小男孩不應該領導國家,也無法當我們的後盾。我們的後盾,來自於每個人都可以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建立一個穩固堅定的內在──理解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原則;反思自己從哪裡來、如何走到這裡、接下來要去哪裡;去面對痛苦情緒,以及從過去犯錯中學習與成長;思考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往那個方向前進

或許在要溝通、傾聽別人之前,我們需要先好好傾聽和了解自己。當我們擁有堅定的內在,才能溫柔地接納與對待人。

這篇文章寫的是我個人的反思與經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與感受,這就是當人類最有趣的事情。

如果這篇文章和你的心境類似,那我想告訴你,你一點都不孤單。

如果這篇文章和你的觀點不同,那你可以告訴自己:哇,原來有些人是這樣想的!

雖然面對反對與想法不同會讓人不舒服,但是人類需要多元,我們需要多元想法與觀點。下次當你發現周遭的人想法都跟你一致時,你可以問自己:為什麼沒有人反對?為什麼沒有差異?哪些人不在這裡?哪些人的聲音沒有被聽見?

有些人的經歷我們無法體會、甚至從來沒有想像過,但是我們可以開放心胸去理解,可以有同理心,如同台灣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所說的:「你不一定要親身經歷,但是你要有同理心,你能夠體會一個受壓迫的情境,社會正義才有可能實現」


購買《尋找復原力》,走進內心,更認識自己:

博客來:http://bit.ly/2INcNGi
誠品:https://bit.ly/3g19APK
金石堂:http://bit.ly/2UHJJ5v 


參考資料

  1. Lest We Forget the Horrors: A Catalog of Trump’s Worst Cruelties, Collusions, Corruptions, and Crimes 
  2. The Abnormal Presidency: Trump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presidency. Here’s a list of the 20 most important norms he broke.
  3. No, I Will Not Be ‘Reaching Out’ To Trump Voters, Now Or Ever. Here’s Why.
  4. Mary Trump 博士著作  “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 How My Family Created the World’s Most Dangerous Man” (中譯版《永不滿足:我的家族如何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危險的人》)
  5. 蓋伯‧馬特(Gabor Maté)演講 CORONAVIRUS TRAUMA & SELF-ISOLATION MENTAL HEALTH: HOW STRESS IMPACTS YOUR LIFE
  6. Brené Brown 的著作Braving the Wilderness: The Quest for True Belonging and the Courage to Stand Alone
  7. Brené Brown Shows You How To “Brave the Wilderness"
  8. Brené Brown談論Strong Backs, Soft Fronts的Podcast: Brené on Strong Backs, Soft Fronts, and Wild Hearts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以下是推薦的書籍和Podcast: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