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寫作】Part 5: 相信過程──如何寫一本書

美國猶太裔小說家多克托羅 (E. L. Doctorow)曾經說過:「寫小說就像在黑暗中開車,你只看得到車頭燈前方的範圍,但是你還是能開完整趟路。」

在美國我有幾次夜間公路駕駛的機會──美國許多公路是完全沒有路燈的,在一片漆黑中,我只看得到車燈所照出的前方一點點道路。因為照出了一點距離,讓我能夠往前一步,就這樣一步、再一步、再一步,我在一片漆黑中,抵達了目的地。

對我來說,寫一本書就是這種感覺。在開始動筆時,我完全不知道這本書最後會是什麼樣子,我也無法看到全部路程,我能做的,就是一次往前一步,寫一點點、再寫一點點、再繼續寫一點,這樣寫完整本書。

至今寫了《童年會傷人》(2017)、《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2019)、和《尋找復原力》(2020)三本書,我發現這三本書我的寫作過程和風格都不同。畢竟,「我是誰」一直不斷在改變,我的人生經歷、觀點、和寫作經驗也都在改變,所以當然寫書方式和風格也不斷變化。

這篇文章我想要分享我自己的寫書經驗,寫書並沒有什麼樣才是「正確的方式」,我相信每一位出書作者的經驗和寫作方式都很不同。如果你對於寫作有興趣、現在正在創作中,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帶給你一些啟發,你可以帶走你喜歡和覺得適合的部分。

博班快畢業在找教職工作時,我非常喜歡的一位教授不斷跟我說:「要相信過程」(Trust the process),那段找教職工作過程充滿恐懼、挫折、自我懷疑、無助、恐慌,因為看不清楚未來,不知道接下來會是什麼樣子,而這位教授不斷提醒我:這是一個「過程」,雖然還看不到終點,但要相信過程,想信你跨出的下一步,會帶領著你到下一步。

我現在也理解到,原來寫書是在幫助我練習「相信過程」──在充滿未知和不確定中、在還不知道終點會是什麼時,繼續往前走,相信自己會抵達想要的終點。

寫書是個過程,你不需要一開始就全部都知道

對我來說,寫書的起頭是最困難的,畢竟在最開始時,我腦中有許多雜亂的想法、不知道這本書最後會成為什麼樣子──這些未知讓我覺得很壓迫和恐懼,質疑自己真的能寫得出一本書嗎?

寫第一本書《童年會傷人》時,我在一開始列出了非常詳細的書大綱,包含每一篇文章的標題和內容概要,畢竟這是我的第一本書,我的大腦需要確定我知道自己要寫的所有內容,我才敢開始動筆。寫第二本書《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時,我也是列出了蠻詳細的書大綱後才正式開始寫。回想起來,這兩本書我都是採取「線性」的寫作方式──我會照著書大綱上面的順序寫,把一篇文章寫完整後,再寫下一篇。

但《尋找復原力》的寫作方式卻截然不同,在開始動筆時,我只列出簡略的書大綱,我腦中有非常多混亂的想法、我也不太清楚每一篇到底要寫什麼。我只有個方向,沒有細節,但或許因為有前兩本書的寫作經驗,這次我對寫書過程較有信心──我了解到我不需要知道結果會是什麼樣子,就可以開始動筆,然後一步接著一步慢慢走就好。

不同於前兩本書的線性寫作方式,《尋找復原力》這本書的寫作方式非常跳躍──我沒有按照書大綱,而是照著心中的靈感,每天就寫我當下最想寫的內容,卡住的地方就先放著,去寫下一個想寫的部分。寫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在拼一個千片拼圖,我這裡拼一點、那裡拼一點,然後對自己抱有信念,相信我將來會把這些散亂的拼圖區塊結合在一起。

前陣子聽到美國暢銷書作家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在一場訪談中談寫書過程,她說:「我需要寫完書的全部內容後,才知道這些章節是第幾章、要放在哪裡。」聽到她的分享讓我覺得非常有共鳴,理解到原來其他作家也用非線性的寫作方式寫書──可以暫時先拋開書的邏輯和架構,純粹先寫作,等內容都寫出來後,再來安排書的順序和架構。

當然,沒有哪一種寫作方式比較好,純粹看你適合哪一種。在寫《尋找復原力》時,我每天規劃清晨給自己一個半小時的寫作時間,我知道有些作家會 “Binge write” (「密集大量寫作」,像是一次寫好幾個小時),但這樣的寫作模式不適合我,你也可以嘗試自己喜歡哪一種寫作模式。

寫書過程中的 “Day 2”

在電影或小說中,說故事時很常使用「三幕劇結構」(The Three-Act Structure):開頭鋪述情節、中間產生衝突或問題,結尾做解決。通常第二幕都是電影情節中最精彩的,也是編劇發想時最困難的階段。如果寫書過程也分成三幕,第一幕就是我寫書初稿階段,這一幕充滿挑戰、未知,而產出文字內容的過程讓我感到興奮。

通常,寫完初稿寄給出版社,拿到出版社編輯的回饋與建議後,這時候我就進入到了第二幕──寫書過程的 “Day 2”。

“Day 2”這個詞來自於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她解釋過往辦三天談論羞愧的工作坊時,第二天總是最困難的──"Day 2″充滿困難的對話、激起強烈情緒、每個人都想逃避。她曾經試過各種方法要讓"Day 2″不用這麼痛苦,但是她發現:沒有辦法,這就是"Day 2″,這是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經之路。

對我來說,寫作過程的"Day 2″──拿到回饋後作修改──也是充滿強烈情緒、我非常想逃避的。

寫作是一個蠻「自我中心」的歷程,寫書過程中我沉浸在自己的觀點和脈絡裡,完全忽略別人會怎麼想,所以當我讀到出版社給的回饋和建議時,就像是被重重敲一擊,把我沉浸的自我世界敲碎。我知道這是一個必經過程,我也知道自己會如何反應。首先,剛讀回饋時,我會先進入防衛狀態:「我有寫這麼糟嗎?」「為什麼看不懂我寫什麼!」人在感受到被質疑時會進入防衛狀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知道我需要先把評論放著,找人抒發心中的情緒,因為處在防衛狀態的我無法真正閱讀這些回饋。

等過了幾天、情緒平緩後,我才再拿出評論,而這一次,我就能夠真正讀進這些評論,理解到編輯點出我自己看不見的寫作盲點。這些評論幫我跳出自我中心思維,我理解到某些建議非常有道理,我需要作修改。但接下來,我就會慢慢開始感受到Day 2的痛苦階段──我知道要修改、但卻不知道該如何改。面對書稿我有各種情緒,我覺得自己卡住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完全不想打開稿子。

現在我學習到,要相信"Day 2″這個過程。"Day 2″會充滿混亂、會很不舒服,但是如果我願意待在這裡夠久、願意靠近這些痛苦情緒,很多美好的事情會在這個階段被創造。我知道,我不需要立刻知道該怎麼做,而是需要要讓自己和不舒服的情緒共處,去感受挫折、混亂、卡住、無助…,而當我願意待在"Day 2″夠久,就會有新的東西冒出來,我就能把書稿修改成最後我喜歡的樣子。

為什麼要寫書?

曾經有人問過我:「為什麼要寫書?現在買書的人這麼少!」

我很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想寫書?

我想寫書是因為我愛書,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跟我一樣,書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東西。每本書都帶給我智慧,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書本幫助我理解我是誰、釐清什麼對我重要、反思我想要如何活著、要往哪裡前進。

我想寫書是因為我漸漸愛上「寫書」這個「過程」,這個把無形的靈感轉變成實質一本書的創作過程,充滿挑戰性,但也十分迷人。我喜歡這個過程中的腦力激盪、反思與成長。就如同美國知名作家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Elizabeth Gilbert)所說,創作的「結果」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和創作相處」的時間。同樣的,書出版的成果對我來說沒那麼重要,對我重要的是寫一本書過程中帶給我的成長、反思、以及和自己對話。

如果你現在在寫書、寫文章、或從事任何形式的創作,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帶給你一點啟發。然後,祝福你能夠好好享受寫作(或各種創作)這個充滿挑戰又好玩的過程。


【談寫作】系列文章

【談寫作】Part 5: 相信過程──如何寫一本書 有 “ 4 則留言 ”

  1. 我很想知道,如果總是覺得「我寫出來的成果不夠好、不夠專業」而難以動筆,該怎麼相信自己、或調整這樣的想法呢?

  2. 很感謝佩萱的分享以及溫暖的力量。好多小小的第一步都是因為在妳的字裡行間找到動力,包含寫作,包含職涯的轉換,以及自己與療癒和肢體開發相關的side project。:)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