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兒童虐待!從美國兩個家訪計畫談起

DSC_2005_2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fruity monkey)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兒童虐待 (Child Maltreatment)指的是對兒童(18歲以下統稱兒童)執行任何虐待(abuse)或是忽略(neglect)的行為,最常見的四種兒虐行為分為身體虐待 (Physical Abuse)、性虐待(Sexual Abuse)、心理虐待(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包含Emotional abuse or neglect)、以及忽略 (Neglect)。美國國家衛生與人群服務部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的數據指出,每年約有三百萬個孩童因為兒虐通報受到兒童保護單位(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介入。

有許多研究顯示了童年時期虐待等創傷經驗對人的影響。1990年代的童年逆境研究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簡稱ACE研究,可參考"ACE研究: 受了傷的童年告訴我們什麼?“這篇文章)發現了童年時期的創傷經驗與成人的身心健康關係有顯著的關係,有越高ACE分數的受試者,有較高的機會有藥物酒癮問題、肥胖症、高血壓、憂鬱症、自殺傾向、性傳染病、癌症、或是心血管疾病等等。兒童虐待等創傷經驗也被研究顯示會對兒童大腦發育造成負面影響(Creeden, 2009; van der Kolk, 2003),像是杏仁核過度活化,讓孩童過度警覺(hypervigilance),進而影響情緒調節與行為問題,也影響到孩童在學校的學習能力。

因為兒童虐待問題的普遍,以及大量的研究顯示虐待創傷對人的身心健康影響,美國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注重兒童虐待的預防計畫 (Child maltreatment prevention programs),研究哪些預防策略是有效的。以下介紹的兩種兒童虐待防治計畫,就是在美國已經被許多研究證實有效用的防治方法。

Nurse Family Partnership (NFP)

Nurse Family Partnership (護士家庭合作計畫,簡稱NFP)就是一個被研究證實有效用的預防兒虐家訪計畫。NFP計畫主要是針對低收入戶、青少年、或是單親的新手媽媽,由護士擔任家訪者(home visitor),從新手母親懷孕期間開始就進行家庭訪視,一直到嬰兒出生後兩歲。每一次的訪視大約一個半小時,主要內容是幫助新手媽媽了解健康孕期、如何改理居住環境讓嬰幼兒不會受傷、提供嬰幼兒教養資訊和教育、幫新手媽媽建立社會支持系統以及社福單位的資源。以下這個新聞片段介紹了NFP。

影片提到,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這個NFP計畫有顯著的效果,像是兒童虐待減少了48%,而母親找到工作機率也增加了82%。因為護士到家裡提供健康教育與親子教養資訊,讓這些媽媽願意花更多時間陪孩子講話、玩樂、閱讀,也讓孩子情緒調節能力變好,語言能力上升(因為聽到媽媽說話的字彙量變多),在學校的問題行為反而下降很多。影片中一位哈佛醫學院的教授Charles Nelson提到,「情緒」(emotions) 在孩子的大腦發育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如果家長表現出憂鬱、充滿壓力、緊張等情緒,這些負面情須都會影響到孩童的大腦發展。NFP這個計畫可以教導新手媽媽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進而帶給孩童正面影響。

NFP計畫目前已經在美國43州內實行,雖然這些計畫需要花很多經費,但就像影片中所提到的,在NFP計畫裡每花一元美金,就可以省下將來五元美金的社會問題成本。更多關於NFP的資訊可以到Nurse Family Partnership的網頁查詢。

SafeCare

另一個在美國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有效的兒虐預防計畫叫做SafeCare,和NFP一樣,SafeCare也是一個家訪計畫,但並不是由護士護士來進行家訪,而是由經過SafeCare訓練的家訪員到家裡 (美國有許多大學生會去參加SafeCare訓練,在大學期間當志工成為家訪員)。SafeCare計畫總共有四個單元,第一個單元Health Module (健康單元),家訪員幫助家長了解關於兒童的健康資訊,如何辨認疾病症狀,以及如何防治兒童疾病以及傷害等等。第二個Home Safety Module (居家環境安全單元)中,家訪員幫助家長了解家裡環境那些東西會對孩子造成危險,幫助家長如何收納危險物品(像是藥物)避免兒童取得。第三個單元稱作 Parent-Child/Infant Interaction Module (家長─兒童/嬰兒互動單元),家訪員幫助家長了解如何和孩子正向的互動──如何和孩子對話、如何稱讚孩子、如何增進肢體親密像是擁抱等等。最後一個單元叫做 Problem Solving and Communication (問題解決及溝通單元),家訪員協助家長如何辨認問題、想方法、討論各種方法的優缺點、決定解決的方法,以及如何運用良好的溝通方式。以下這個影片簡短了介紹了SafeCare計畫。

影片中的媽媽在十三、四歲時就生下了小孩,因為SafeCare家訪員的協助與教育,這位青少年媽媽學會如何與孩子正向互動以增進家長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因為這位青少年母親的改變,小孩也有了正面的改變。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SafeCare對於防預兒童虐待的成效,更多資訊可以到SafeCare的網站

美國有許多防治兒童虐待的計畫,而Nurse Family Partnership和SafeCare是目前兩種研究顯示非常有效用的方法,也希望這兩個計畫可以讓台灣社福機構單位作為參考,以制定更有效防治兒童虐待的策略。


*留佩萱新書上市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YLNA80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封面300dpi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19/8/29 (8/23開始預購)

 

 

《童年會傷人》

123
出版社: 小樹文化
出版日期: 2017/7/10

讀書共和國:https://goo.gl/aKs1B1

 


參考資料: 

  1. Child Maltreatment Preventio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 Nurse Family Partnership Website 
  3. SafeCare Website
  4.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參考文獻: 

Creeden, K. (2009). How trauma and attachment can impact neurodevelopment:       Informing ou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sexual behaviour problems. Journal of Sexual Aggression, 15(3), 261–273. http://doi.org/10.1080/13552600903335844

van der Kolk, B. A. (2003). The neurobiology of childhood trauma and abuse.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2(2), 293–317. http://doi.org/10.1016/S1056-4993(03)00003-8

 

終止兒童虐待!從美國兩個家訪計畫談起 有 “ 4 則留言 ”

  1. 引用通告: ACE研究: 受了傷的童年告訴我們什麼? | About Counseling

  2. 引用通告: About Counseling 文章整理 | About Counseling

  3. 這是很實用的服務,既能直接關心家庭,又有知識支持家長教養。很多時候、邊緣型的家庭少的就是支持和資源!

    Liked by 1 perso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